农村人口就是房地产业的底气,城镇化过程是农村人进城落户的过程
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是以城镇化率来展现的,城镇的物质主体——高楼大厦是靠房地产开发这个手段实现的,房地产业受惠于经济发展,又反向促进了经济,甚至成了经济的支柱产业。它给整个产业链提供了庞大的需求市场,又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,体现了其支柱的价值。
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大概是这样的。国家和政府负责提供发展的土壤,先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,再以具体的优惠的政策招商引资,吸引外部资金投资和企业入驻;然后,中国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得以派上用场,纷纷进城讨生活,农村人口捧上了工人的饭碗;国家解决了就业问题,释放了人口红利;外部投资者获得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。实实在在的一举多得。
在这个过程中,进城的农村人口发生分化,更勤劳的、更聪明的、更有能力的一部分人积累了比一般人更多的财富,而其中比较有眼光、有追求的一部分人产生了留在城市的想法,这就形成了越来越庞大的住房需求,房地产业应运而生。这是历史发展的选择!
就这样,房地产开发源源不断地向市场输送着新的住房,一部分农村打工者率先通过买房实现了城市梦,变成了新市民。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,更多的农村人口留在了城市,形成了人口积淀。人口越多,说明城市越发达,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,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就是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的。
城镇化其实就是人口汇聚的过程,而这人口怎么来的呢?主要是两个方面。
第一,将分散的本地人口集中起来。方式又可细分为主动集中和被动集中。主动集中是指,人要吃饭,自然会涌向有着众多就业岗位的工业园区,形成集中;被动集中是指,在规划居住区建设安置房,通过拆迁的方式(历史性的致富机遇),将人口集中到规划的居住区来,形成集中。
第二,吸引落后地区的人口,表现为人口迁徙的方式。珠三角是最早改革开放的地方,也是经济最先腾飞的地方,吸引了很多内地人口去谋生、淘金,外来妹这个词就是那时候有的。到如今,中国形成了以长三角、珠三角为代表的22个城市群,每一个城市群的人口壮大主要都是以吸引外部人口为主要方式的,这种方式被称为“吸血”。人口流入,体现了城市的吸引力,又为城市的
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那么,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途径有哪些呢?
1.人才落户。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,而要更有竞争力,就需要贵人,那就是人才。越是发达的城市,越需要人才作为支撑,需要操作工的密集型产业越来越少,高新技术、金融等高端产业需要高学历的专业人才。而人才落户的优惠政策,就是为这些人量身定做的,一般而言,人才落户要求的学历起码是全日制大专以上,这是真正的农民工无法享受到的,这是大实话。
2.买房落户。相比于人才落户,买房落户的门槛就很低了。门槛低,表现在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都可以,但它也隐含着最基本的要求:你得有点钱!起码要买得起房。你需要筹(攒)够首付,还要承受得起月供。早期比较有眼光的农民工,很多就是靠买房落户在城市里扎下根来的,而随着社会发展、房价的攀升,低学历的打工者要在城市落户是越来越难了。而且这几年,不愁人口的经济最发达的几个大城市已经取消了买房落户的政策,比如苏州在2017年取消了购房落户政策。当然一些发展中的城市,对于人口的需求很迫切,还在积极推行买房落户的政策,甚至推出了或者计划推出“租房可落户”的举措,对于想定居城市的普通农村人是大好机会。
3.投靠落户。投靠落户,是比较简单直接的落户方式,关键是你要有人可以投靠,当然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投靠。投靠落户有三种:夫妻投靠,子女投靠父母,父母投靠子女。后两种是直系亲属两代内的投靠,要么是爹妈,要么是子女,别的关系没有任何空子可钻。而夫妻投靠就不一样了,可以说是农村人口实现落户城市的捷径。农村男娶个城市女(或入赘),农村女嫁给城市男,可以多快好省地通过夫妻投靠的方式落户。现实中,使用(或利用)这种方式落户的人并不在少数。当然,夫妻投靠并不全是靠嫁娶城市原住民,还有一种模式是,高学历男生靠人才落户政策落户,较低学历女生嫁给这个男生,依据政策投靠老公落户。反之,低学历男投靠高学历女的情况也有,但应该不多。
4.积分落户。这是买房落户取消后的替代方式,当然,相比于买房落户的简单直接,积分落户的门槛更高,条件更多,竞争也更激烈,因为每年释放的名额都是有限的,按积分从高到低排名,名次小于名额,才能实现积分落户。以苏州为例,每年的名额不足3000个,积分在700分以上才比较保险。
城镇化还在继续,房地产开发也在继续,农村人的城市梦自然不会停止。城镇化持续的动力,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,一般认为,还有约2.2亿的农村人口等待转化,这也许就是房地产业的底气所在。当然,任何好的事情都要趁早去做;同时,任何好的事情也要靠自身努力才能达到。